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七色海 |
[游记]七色海 |
2007-12-15cncn.com |
一位自称只去过一些沿海城市的网友,为了某个广告,谦虚地让我帮忙想一想对海的感觉。 我也不是常在海边走的人,又能说出什么道道呢?最多不过是三分感觉,七分想象。 但辽远开阔的海,有谁能真正了解?大部分人,亦不过如我一般蒙昧吧。 那么,就写写那七分想象好了,想象中的七色海。
赤色热烈·海之力量 一个人坐在海边,看着海浪一下一下地扑打在岩石上,忽然就觉得,自己一直缺少的是勇气。 这是很久以前一位朋友向我描述的意象。后来很多年里,每当我需要勇气的时候,就会在脑子里一遍遍地描摹这种浪击岩礁的情形。 我不识水性,在岸上看起来小小的一朵浪花,亲身下到海里就成了一道巨大的屏障。脚步踉跄,举步维艰,这个时候,就感觉到了海的力量。 那还只是近海的浅水,在真正的海上,风浪会把钢铁制造的万吨巨轮像薄纸一样掀翻。 在最热情的热带海域,海水有着最威猛的力量。那是一片足够温暖,足够宽广,足够舒展筋骨的产床,孕育催生的,是最暴烈的天气现象之一——台风。 难怪叱咤风云的女强人上司总是说,宁可欺山,不可欺水。 海有力量,因为海够强大。
橙色温暖·海之博大 站在海边,眼前的水域无边无际。长长的沙滩,让人走至疲累。海之博大,不是脚步可以丈量。 海上的日出日落,气魄十分雄壮。橙红的太阳勾勒出慑人心魄的大圆,一叶扁舟,在光圈中摇曳而过。看似一叶扁舟,却是钢筋铁骨的巨轮,幽幽地悬在遥远的天边。再往前驶去,就会跌出地平线。 海之博大,可以吞没无远弗届的视线。 闲来无事看看地图,地图上大片大片的蓝色,会让人明白这个星球谁才是主角。 吵吵嚷嚷,不甘寂寞,只因相较于海,人太渺小。 电视上某位名主持说,一个男孩变成男人的标志之一,应该是开始热爱看地图。这位可爱老头还建议当今男孩要“洗尽铅华”,他说没有用错词。 我也觉得他没有用错,当看地图——这项本来不对女生要求的成长仪式——在我的生命里逐渐由不得已为之的被动变成乐在其中的主动的时候。 渐渐地也了解了海的胸怀。因为博大,所以宽容。
黄色明朗·海之宽容 所有的河流最后都流到大海。河没有海,就会干涸。海没有河,依旧奔放。 海不会向谁诉苦,谁有心事都爱向海倾诉。郁闷,忧愁,烦恼,痛苦,无人可说,就去吹吹海风,看看浪花。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垃圾倾入海中,大海总是照单全收,一贯的沉默包容。 只看过一个被大海拒绝的故事。 某人数次跳海,均被浪花送回。遂转向朋友吹牛:“这世界少了我不行。” 故事登在报纸笑话版,我横看竖看也不觉得是笑话。若是已经心领神会大海的宽容,换上一副明朗表情正是相得益彰,就算夸张一点又有何妨?自作聪明的,反而是那些没有跳过海的朋友了。 海之宽容,一如温柔的母亲。原本,海也确实是这星球上亿万生灵的母亲。
绿色轻润·海之温柔 今天的地球,资源紧缺。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浩瀚的海洋。 那是个尚未开发的巨大宝藏。尚未开发,在一定的时间内就类同于无穷无尽。 但我总觉得不是一回事。 听某学者作报告,讲到南极磷虾的巨大蕴藏量,人们眼睛都在发光。我却不合时宜地想,等到连南极磷虾也快吃光的时候,人类又去哪里找食物呢? 这担心有点杞人忧天,因为那时候我早就不存在了,只是不知道最后的归宿在哪里。 归于起点,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海洋,该是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到今天人跟鱼的胚胎还是那么类似,有着两片神奇的鳃。 看过《未来水世界》,谁能说得清鳃是进化还是退化?至少我从小就很羡慕大西洋底来的人,有一副鳃多么好,可以在海里自由呼吸。 而现在,只能遥望远方,幻想做一尾自由的鱼,徜徉在海洋宽广的摇篮中,沉浸在母亲温柔的拥抱里。 有人最后还是回去了,回到大海的怀抱。或是化粉逐浪,或是像电影里那样,躺在鲜花缠绕的木筏上,伴着炽烈的火焰蹈海而去。 总觉得那样的仪式,有着足够的平静和顶级的浪漫,消解了本来有的悲伤。
青色混沌·海之悲伤 我总觉得海是会愤怒的,当巨浪咆哮着进攻陆地的时候。 我也觉得海是会悲伤的,当海岸线悄无声息慢慢退缩的时候。 我还觉得很多时候,海的愤怒和悲伤是交织在一起的。 看过一张卫星照片,长江入海口堆积了大量泥沙,范围正日益扩大。 在杂志上也看到过,黄河三角洲,同样是黄河泥沙堆叠而成,送给渤海湾的礼物。 这还是人力难为的自然变迁,人类还有更快地改变进程的工具,比如填海工程,一夕之间就可以演出一幕沧海桑田。又比如倒泻的油轮,可以让水鸟都披上乌黑油亮的新衣,海水也变得乌青浑厚,很富现代感。 越来越多的海滨被钢筋水泥圈养起来,水不再清,沙不再细。一线海景的高楼大厦代替了木麻黄和棕榈树,海水的颜色也转而混沌,不再是纯蓝或纯绿。在那混沌下的海水下,听说不少海洋生物已经不见踪影。 海岸线退得远远的,然后来一个猝不及防的反扑。 听说极地冰川正在融化,听说一些小岛已经永远沉没,还有一些正由半岛变成离岛,听说某岛国正准备举国迁徙,不知道以后他们将在什么地方祭奠他们被海洋收回的故土。 或者很多很多年以后人们到那里潜水,会发现一个真实的亚特兰蒂斯。 深深的大海,不知道藏了多少深深的悲伤。
蓝色安宁·海之深邃 河与海的相交处,有一条颜色分界。浅的是河,深的是海。就像地图标注的那样,从大陆延伸出去,由浅至深的蓝色,一层一层,波浪一般。越往茫茫深海,越是深深的蓝。 海滨度假胜地,那些清澈的,透明的,深蓝的,碧绿的海水,让人如痴如醉。但从海水能够拥有的缤纷来说,不过是近海的一小块色谱而已。有资料说,海的颜色其实不只是蓝,还有更多的五彩缤纷,除了跟水里所含的矿物质有关,也跟海水不同深度对光线的折射有关。 但要到真正的海底,却是一团漆黑了。深到一定程度,把所有的光都拒绝掉。 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把整座珠峰放进去还绰绰有余。登顶珠峰的人很多,但不知道谁能有机会体验海洋的深不见底。 除非变成泰坦尼克号上的魂灵。以前看那部电影,一头一尾总让我心悸。开头,躺在暗无天日深深大西洋底的沉船,结尾,一段连照片都没有留下的生命。那么深邃的感情,只留在露丝一个人深邃的记忆里,真正的深不见底。 但现在想来,其实就这样沉在深深海底,也没什么不好。 躺在深深的海底,一切不再神秘。
紫色迷幻·海之神秘 碧绿晶莹的海水,珊瑚礁,五彩斑斓的热带鱼,浮潜,这一系列关键词都可以指向美丽的近海,我们可以亲身接触的那部分,最让人心醉神迷的那部分。但这姹紫嫣红的部分,不过是茫茫大海极细微的一部分而已。 没有人知道深海里到底有多少未知的物种和未知的宝藏。那是一个远远超出陆地容量的领域,也远远超出生活在陆地的我们所能认知的范围。 海水不是单纯的海水,海下也有层峦叠嶂。或者曾经真的有一座珠穆朗玛峰沉在海中也未可知。 还记得塞班的某片海,水深不过没膝,但听说向前走去,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就会突然消失——跌入海中隐藏的深深“断崖”下。据说很多潜水爱好者喜欢那里,我想会不会也有人存心跌下去就不再起来,这样的离别,姿态潇洒,而且神秘。 荷西当年就是因潜水离世。荷西是潜水高手,荷西也是三毛至爱,等到三毛也走了以后,却有论证说一切不过是三毛笔下自制的美丽和浪漫。 真真假假,无从分辨。 或者,有些神秘的海域是不该触碰的。不去触碰,或者就是最大的尊重。
(2007.12)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1301/1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