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凤凰(3)---漂流中的凤凰 |
[游记]凤凰(3)---漂流中的凤凰 |
2007-12-15cncn.com |
PS 庞大的照片与游记,在小弟的博客---西游札记。 http://blog.sina.com.cn/leonlin
走回沱江边,买了瓶水一块五。在万寿宫旁的小空地见有几个摊子,其中一摊是卖炒土豆,闻到了香味才忆起中午根本没吃,现在都赶紧叫了一碗,两块钱也。正当我捧着保丽龙餐盒解饥时,一位妇女盯上了我,缠着要我搭船游江,更言道已有一人搭船,就差我。吾想船资二十块大洋,就只有两个人搭,还算合算,便答应了。没想到那位妇女猛然转身,朝一位不知在吃啥的男子喊着,有人要搭船了,就差你一个。 哇勒,居然来这一套,有误上贼船的浓烈感觉! 攻略有写道,这种叫客的船大都会到没有桃花的桃花岛,但上去必须门票,因此只要在岛边拍张照就行了。因此我向那位妇女说,我不上去桃花岛,而她则是顾左右而言他。我捧着餐盒,和那位男子跟在妇女后面,男子不时询问还要走多远,妇女皆用类似快到的话语来搪塞,不然就是说快到了。所谓的快到,就是朝下游走了约五分钟,也是私船聚集的地方。也因为我看过数据,晓得搭这种船必须走一段距离,因此也觉得没什么,正好给我时间吃土豆。 不过,称此类叫客的船为私船并不恰当,若说没有救生衣的船比较符合实情,我跟那位男子猛问那位妇人,到底是那艄?就是那艄!用嘴巴讲会知道是那艄才怪!不管了,瞥见一位船夫拿起桨准备滑船,我们就很简单地认定是这艄,于是爬过条船,来到了被我们猜中的这条小舟。 没穿传统服装的年轻船夫将舟撑离了小码头,调转船头朝下游撑去。同船的男人直问行程是否有到沉从文之墓,船夫言道回程时可让那里让我们下船,他这才安下心。至于我还是问没有桃花的桃花岛,船夫却说前面的沱江被拦霸截流整治,现在根本无法到那里(也就是船程少了很多,难怪那个拉客的妇女顾左右而言他),但他会在江边多兜一会儿……(算他还有点良心,不让乘客亏太多,因为二十块应该是到桃花岛的价格)。 所以,他滑的相当慢。不只是他,其它私船的船夫都滑很慢,不然一下子就兜回来,不被游客骂才怪。 基本上,在北门那里搭的救生衣船泛江,当船来到江心时,一位姑娘就会在飘浮于江边的一座竹亭里唱山歌。可搭十来人的『中』舟过了万名塔时,在万寿宫塔附近江面的一座竹亭就会再传来歌声与鼓声迎客。船往下游游没多久就调头回到万寿宫旁的码头,竹亭里的女孩同样会再唱首歌谢客,请乘客将救生衣放在船上。 至于我们所搭之没有救生衣船,当然没有这些『固定』的待遇,只有突如其来的余兴节目,就是船夫嗓子好的话,会唱几首山歌来娱乐宾客。 (说句公道话,我是看了太多攻略才造成失落感,其实不管搭乘那种船游沱江,都是相当惬意的悠游之旅。公船拥挤、但有救生衣;私船没救生衣,但悠哉。端看各位的喜好。) 他们所唱山歌之尾,都会喊一声呦吼!我问了船夫,他说应该是语助词吧。我猜这里是山区,古人在唱完歌之后用这两个字来换气,也让回音加深浪漫的氛围吧。 我尚未决定是否前去苗寨,便询问船夫。他言道现在已开发的苗寨大致都差不多,已商业化了。一开始是迎宾唱歌敬酒,然后是传统表演,比如上刀山、不下油锅,外加一顿当地菜肴的午餐,看些传统、由石头所垒起之住家。但真正还保留原味的苗寨,交通相当不便,一般的游客也不晓得怎么去。 当下决定不去苗寨了,因为那些迎宾表演在旅游节目看太多了。上刀山之类的台湾的庙会就有,我在台湾就根本没兴趣看,更甭说来到千里之外反而刻意去看了。 但是,我并非认为如今的苗寨已没有看头,纯粹是个人喜好的因素,毕竟看过太多旅游节目,对于一些人事物往往会不自觉地失去前去探访的新鲜感。 途中,船夫说起了凤凰周遭的少数民族并非只有苗人,尚有许多不同的民族,只是我们这些外人分辨不出来,只可惜当时我只顾着拍照,没有抄下来,只记得苗家女在前去赶集的途中,总会换上喜欢的衣衫,回来时再换回原本的衣服。另外,婚礼与满月酒是一次请客。 我想,赶集乃是人潮众多的地方,总要打扮出最美的一面,然而经济不好的她们往往住在山坳里、好看的衣服也只有几套而已,为了珍惜它们、害怕弄脏,才特意于途中更换。 搭私船的游客不算少,有的游客一见来船就会胡乱泼水嘻戏。船夫见我一手遮住镜头,就怕被水泼到,因此一见有船靠近,便立即驶远,挺不错的船夫。 快靠近沉从文之墓的小码头附近,有一幢残破不堪、而且已废弃的吊脚楼,船夫说这才是凤凰真正的吊脚楼,不像虹桥两侧的大都是做做样子罢了。前几年发大水,一些古朴老旧的吊脚楼被洪水冲毁,如今就只剩下这里了。 仔细瞧着其建筑结构,没错,这才是真正的吊脚楼,只可惜已经损毁。不像虹桥那里,感觉那些木头只是装饰用,而非真正支撑住房子。 途中,听到响彻云霄的鞭炮声,以及咻咻的冲天泡,同船的男人便询问船夫,原来是有人新居落成。 这位先生是从南京到张家界旅游,在那里住了一晚,今天才到凤凰,晚上便要赶到吉首搭火车。在出发前,一位在旅行社工作的朋友便问我怎么不顺道去张家界,就是门票贵、重要的是必须爬山嘛! 这位仁兄一直惦记着沉从文之墓,我们便在南岸下了船,走进狭隘的小巷。他向当地人问明了方向,我们就一路爬上山。爬呀爬、瞧呀瞧,都到山顶了,怎么只是一个洞穴呢?在此的几位游客同样一头雾水,各自幻想。这时,一位当地妇女站在山腰朝我们喊着,不是那里啦,是下面那颗石头!所以那些游客的幻想全错! 那是一块硕大的石头,此时有一个小团体来到这里,老导游则讲解此墓。沉从文的墓碑是一块五彩石,象征他的生活五彩多姿。至于他的骨灰则大多洒在他最爱的沱江,只有一些埋在此石的下面。若没有人说明,还真的过而不知也。 此山唤做听涛山,在墓碑的上方有块大石就写着听涛两字,而且一旁就有个洞穴,因而很多人误以为那就是沉文人之墓。从山脚到他的墓地有左右两条阶梯,皆是八十六阶,表示沉大师于八十六岁时仙逝。 原本这里要收费,沉从文的家人特地从美国赶回来,拒绝当地政府利用他的墓来赚钱。毕竟游客会来此地,乃是敬仰沉从文也,若利用民众的崇敬之心来谋利,家属当然不愿意。 不同的观念,存在不同的心态。经济越来越繁盛,名牌大举进驻,但这只是『外在』的接轨,并不代表『内在』也与已开发国家同样接轨。 那位老导游介绍的很详细,而且语调抑扬顿挫,完全没有一丝背书似的讲解。有些团员对此不感兴趣,便悄悄走到一边休息。这乃正常。不过,有些人却非如此。出来旅游,情绪肯定会亢奋些,因而说话比较大声,甚至想要炒热气氛而说笑,但也要看地点。如果有人在你的墓前嘻闹揶揄,有钱到只剩下一坨骨灰的你会做何感想呢? 我跟那位男子走下山,朝虹桥的方向走去,周遭也越来越热闹,观光客也越来越多,途中经过不知名的寺庙,不知是什么城墙的古墙,抬头观看,是深深感受到身处于在岁月洪流中漂荡的古城。然而一旦目光平视,见的是红男绿女、人山人海、到处都是商店、餐厅、旅馆……我到底是在那里?上海吗? 因为,凤凰可说跟上海一样繁华,只是所卖的东西与档次不同罢了。 凤凰的特产是姜糖,因此除了有众多贩卖姜糖的店铺之外,有些店的前面更有人把姜糖挂在铁勾上,奋力拉长姜糖,再挂上铁勾,然后往下拉,使之既软又有咬劲,道理跟面条差不多。另外也有酒坊,他们大都将酒装在瓮里,他也好奇地想买,也试喝。我告诉他,苗寨迎宾都会请客人喝酒,而此酒正是米酒,因此要买当地特有的酒,就要买米酒之类的。而且,后劲很强。一直试饮的他赶紧放下竹杯。 那位老兄一直心急着找熊希龄的故居,问了许多人,拐错了好几个弯,有时甚至走到学校里,最后才找着。他在外头望了望,拍张照片而已,因为里面也没啥可看。他原本还想看沉从文故居,有此之鉴,他放弃了,因为就算去,也只是『在自己的幻想中』凭吊罢了,还不如买本沉从文的书,仔细体会他的精神,这才是最实在,何必去看炒作出来的故居呢? 他要赶车去吉首,我帮他找到虹桥的所在,就在此道别。然后……嗯,想尿尿。最近又不用钱的地方,当然是所住的旅馆。瞧,本大侠多实在! 然而,问题点来了,旅馆所在的那条巷子怎么走呀!只怪中午时那名妇女一直在耳边嘀咕着,害我无暇认路。记忆中,那条巷子就在虹桥旁边呀,我走来钻去,没有一栋有那么一点点熟悉感的东东,应该说房子大都是同一个样呀!不过,本帮主闯南走北,怎么可能找不到近在咫尺的地方呢? 踏进客栈,老板娘正在教孩子念书,见我就说回来休息呀!我微笑响应了几句,就上楼解决。休息了一下,很无聊,于是再次出门逛。没想到老板娘却说我以为你要洗澡,帮你开了热水器。不好意思啦,现在还早,想再出去兜一兜。
PS 庞大的照片与游记,在小弟的博客---西游札记。 http://blog.sina.com.cn/leonlin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1302/18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