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坡岗间歇泉游记 |
[游记]坡岗间歇泉游记 |
2007-09-06 hi-dg.com |
[center]坡岗间歇泉游记[/center] (一) 游览坡岗间歇泉,是那天到安龙游览招堤完回来顺路进行的。 全家人乘坐两辆小面,在游完安龙的招堤返回兴义的路上。 妹夫小谭问:“马上要到郑屯了,去不去坡岗间歇泉看看?” 我说:“去”。 我对坡岗间歇泉慕名已久,还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这里发生过剿匪战斗,死了32名解放军战士。听说在坡岗也有一个烈士墓。 那是在1951年3月29日,一个排的解放军被土匪引诱到一个叫峰岩的地方,经过激烈战斗,32名战士全部牺牲。据说当时所谓的土匪就是,他们拿起锄头普通的农民,拿起武器就是土匪。 32烈士墓是一个合葬大墓,由于他们死去的时候,好多人没有名字,并且死后也分不清楚谁是谁了。 我们读小学和中学时,每年清明节都要到烈士陵园去祭奠。32烈士大墓是很显眼的。 这次回老家,我也带孩子到兴义烈士陵园去看看,一是进行传统教育,还有鼓励孩子好好学习。 因为烈士陵园所有的墓碑的字,都是我的三伯伯写的。当年作为当地的第一书法家,给民政局抓了长时期的差,给烈士陵园写碑文。就是在青石板上写字,然后由石匠刻成。 我三伯伯常说,一个人的字,代表了那个人的心态,素质,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我每次到烈士陵园,都有三重意思,一是缅怀先烈,二是缅怀先人,三是到公园里清净。因为烈士陵园位于风景密人的南山公园中。 [center](二)[/center] 在南昆铁路修通后,滇黔桂石油在位于黔桂交界的册亨县搞石油勘探。在郑屯当镇长的发小袁三,经常与我通电话,探讨如何利用这里的交通便利条件(324国道和南昆铁路都经过)大干一场,也邀请我到郑屯去游玩,都没有去成,后来他调到威舍,现在已经是管农业的副市长了。 车行驶在324国道上,路不是很宽,但是路面很好,全是柏油路面,也很平整。 在一个小村庄,车转入到坡岗的乡间村道上,路面仍然是柏油的。 车行10分钟,峰峦叠翠的省级喀斯特生态自然保护区——郑屯坡岗峰丛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的山都不高,山上绿郁葱葱,山坡上玉米都已经成熟,山间平整的水田里稻谷看起来都是沉甸甸的。 村子里有好几家办农家宴的,基本都在重新修房子,把原来认为跟上时代的水泥砖混平房改回到原来的传统的砖瓦房,青专、黑瓦、飞檐、走廊、堂屋、厢房、小院、竹篱,当然还有古榕树、翠竹、芭蕉以及叫不上名字的野花。 由于是小面,就没有停在村子里的停车场,加上他们人熟,车子一直开到了间歇泉附近。 雨后的下午,踏着湿漉漉的青石路漫步在乡间。沿着小道,在一片古树下,找到了深藏于此的间歇泉。游客不是很多。 间歇泉,泉眼天然形成,其神奇处妙在泉水每10分钟涨落一次,四季周而复始。由于最近雨水大,泉涌的也大。 大家拿出随身矿泉水瓶子,小心翼翼地轻踏在泉眼边的岩石上,盛上一瓶。 水是清澈透亮的,喝起来甘甜怡人。 间歇泉旁边有一碑,上面简述着间歇泉的来历。我正在看碑文,突然一声大叫,原来我的孩子掉在泉眼里。 原来,她用矿泉水瓶子装水的时候,泉水突然上涨,她一慌,脚一滑,就坐在水里了。还好,就是把裤子和鞋湿了。 大家都和她开玩笑,说就你要发。平时脾气不好的孩子,最近特别的听话,也没有发火,跟大家开玩笑说,当然该我发了。 原来碑文上说,喝了上涨时的泉水,不是发财就是发家。喝了平静时的泉水,代表平安。 [center](三)[/center] 泉眼附近,有许多大树,我妹妹她们说,这是红豆树,大树很高,基本都在几十米上,并且树上还长了青苔,树很光滑。 大家喝完泉水后,都到山坡上找树上掉下来的红豆,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 我在野草丛生的山坡上,也没有找到红豆,但是发现了一些认识的药材,如七叶一支花,半夏,两面针等,当然还有许多的蕨苔。 我原准备在村子里请大家吃农家宴的,并且准备打听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 还是奶奶心疼孙女,老母亲一直催大家早点返回,大家只好听命,坐车返回。 在回来的路上,他们介绍说:在附近还有犀牛潭和太阳泉,在间歇泉的南面200米,是一处两丈见方、形似落水洞的洼地, 就是犀牛潭据。据说其泉眼与间歇泉相连。潭中冒出清幽幽的绿草。平时一般无水,在雨季,泉水来时,暴涌成潭,退则瞬息干涸,常使在潭边戏耍或劳作的人们猝不及防。据传,要有福之人才能看见这样的景象。 太阳泉距间歇泉约3公里,只要阳光照射到泉眼附近,太阳泉就会有水流出,溢满井池,而日光西移,泉水就会断流。如此周而复始,一如勤劳的布依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憩。 可惜这两处只有等以后去看了。 在回来的路上,突然想到,相思树、红豆、间歇泉、泪水,灵感突然而来,在手机上记录了: [center]《游坡岗间歇泉》[/center] 谁把相思泪, 聚成相思豆; 相思林下泉, 相思泪常流。 閒看門中月,思耕心上田
|
转自:http://www.hi-dg.com/bbs/thread-1088410518-1-1.html29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