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传统的民族服装是蒙古袍,镶边,右衽,用蓝、绿、黄等色绸子做腰带。男式身量肥大,下面开启较小,或不开启;女式一般不开启,多用蓝、绿、黑等色面料制成。喇嘛穿红、黄色的袍子。男子喜戴宽边礼帽,妇女喜戴金银饰品,男女都爱穿皮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蒙古族的衣著随时兴而择,依时令而易,但每逢节日及重要场合,他们仍穿最喜爱的民族服装――蒙古袍。 牧区蒙古族的主食是奶制品、牛羊肉和面食。奶制品主要有酸奶、乳酪、奶干、奶皮子、酥油等。牛羊肉一般用清水煮食,夏天的肉如果吃不完,就割成肉条,挂在阴凉通风处晾成肉干。面食有烤饼、油炸食品和面条等。农区和城镇蒙古族居民由于同其他民族杂居,饮食受其影响而大同小异,逢年过节喜欢吃饺子。蒙古族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茶分清茶、奶茶,以奶茶为主。蒙古族男子有饮酒的习惯,牧区则主要喝奶酒和马奶酒。 牧区的蒙古族仍延旧习,冬日山涧阳坡以避风雪,称为“冬窝子”;夏转山阴或草原临高处,称为“夏窝子”。为搬迁方便,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和哈萨克族的毡房略有不同,用来支撑包顶的木棍两端都是直的,顶矮而圆,包顶与围墙的接合部棱角分明。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牧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蒙古族牧民的居住条件逐步向定居、半定居变化,边远的牧区也亮起了电灯,牧民可以坐在家里收看电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