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意外的到内蒙东北部旅游了一次。是这样的,办事回东北,走了3000KM,如果简单的再返回来,觉得缺点什么,于是就把回程安排了旅游。 旅游过后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我从加格达奇走到呼和浩特只花了24元的过路费。要知道那是三千公里的路啊。而且都是油路(海拉尔的立交桥4元,G208十元,去满洲里往返十元。途经加格达奇,阿里河,克一河,根河,海拉尔,满洲里,海拉尔,新巴尔虎左旗,阿尔山,东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二连浩特,呼和浩特), 先从加格达奇地区说起吧,我们先到了黑龙江最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区政府所在地加格达奇,前些年的大兴安岭的大火的新闻里面提到过他。现在已经建设得很有规模了,加格达奇的北面400KM的地方,就是我国的漠河。现在加格达奇到漠河已经新修了公路。 我们没有在这里停留。我们的第一个旅游地点是加格达奇西面80KM的阿里河,是鄂伦春自治旗的所在地。 从加格达奇到阿里河是很好的路面,这里是林区,路的两面是密密麻麻的树林,到处都是满眼的绿色。虽然是在山里面行进,还是不到一个小时就进了阿里河镇,阿里河是鄂伦春自治旗的所在地。也是内蒙古最东部的一个自治旗。在市中心有一座历史博物馆,里面有鄂伦春旗的发展历史,民俗。值得一看。阿里河有嘎仙洞森林公园,嘎仙洞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5819公顷,距阿里河镇6公里。公园内栖息多种珍贵的野生动物及生长着多种食用菌和中草药材,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 从阿里河的北面出发,然后向西走8KM的沙石路后,就能看到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嘎仙洞,座落在公园内嫩江支流甘河的北 岸,一道高达百米的花岗岩峭壁上。嘎仙洞为一天然山洞,洞口在高出平地约25米的峭 壁上。方向南偏西30°。主洞长92米,宽27~28米,面 积约2000平方米,最高处达20多米。西北有一向上的斜 洞,坡度约20°,斜洞长22米,宽 9米,高6~7米。主 洞中部放置一块约 3米见方的天然石板,下用大石块支 撑。洞壁平整,青苔滋生,地下堆积较厚。 是我国古代北魏拓拔鲜卑祖先居住的石室。在洞内左侧的石壁上,有公元443年拓拔焘派大臣李敞来此祭祖所留下的石刻祝文,共19行201字,汉字隶书,距今已有1551多年的历史。 主洞西侧距洞口约 15米处的石壁上刊刻 “祝文”, 共 19行,201字,字体大小不一,书体介于楷隶之间,书 法古拙,笔势苍劲。内容为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于太 平真君四年 (443)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此发祥之地致祭 时所刻祝辞,与《魏书》记载基本相符(见图嘎仙洞主洞 侧壁“祝文”)。石室的刻辞是有确切纪年并见于文献 记载的重要古代少数民族遗迹。在距地表0.8米深的黑色 粘沙土层中,出土很多手制夹砂灰褐陶片,还有石镞、骨 镞等,与完工、扎赉诺尔等地鲜卑遗存中出土物特征相似。 在地表以下 1.3米的黄色粘沙土层中,出土有打制的石 器,表明这里可能存在着更早的文化遗存。 克一河林业局在阿里河的西面90KM的地方,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路的弯道和坡道明显的比阿里河到加格达奇的路段多一些。当然景色也更迷人,车在茂密的森林中穿行。 兴安森林公园位于克一河林业局南侧,占地面积2622公顷。兴安森林公园分为六个区域:高山了望区、植物栽培区、植物移植区、植物观赏区、游览区、野生动物饲养区。植物观赏区内,常见的木本、草本植物达400多种,为科研、教学、观赏提供了条件。高山了望区在山的顶部,有一条曲径通幽的上山石径直达山顶。野生动物饲养区内有梅花鹿、马鹿、野猪、狍子、猴等。 游览区内长186米、宽3米的钢索吊桥为代表的景观,吊桥的立柱都是整根的原木加工成的。是最长的木结构吊桥。 狍子,是林区内较多的草食性动物。比羊大一些,性情温顺。小的时候身上也有斑点,和梅花鹿不好区分,长大后,斑点就消失了。现在在山里面,经常能见到成群的狍子,曾经发生过大群的狍子迁移的时候踩伤人的事情。春季产仔。以前的鄂伦春人喜欢用他的皮做衣服 过了吊桥向南,就是通向高山了望区的石板铺成的小路,有1365级。刚开始的100级还好走,在这里路分成两条,东面的比较险,西面的风光好,都通向兴安森林公园的高山了望区。再往上爬,就忽然的陡了起来,在西面的路上,走到800级的时候,有个可以休息的地方,能把兴安森林公园的北面的风光一览无余,还能看到克一河小镇的基本概貌。到了900级以后,才变缓。一般体质好的,需要半个小时左右才能到山顶。到了高山了望区,映入你眼帘的是浓浓的绿。远处的山上是茂密的树林,清风过后,看到的是阵阵的松涛。如果你在爬上山顶的了望塔,你会感受到山风的强悍。上山的时候,路两边是密密麻麻的树林,在林子里是感觉不到山风的,只能听到风吹树梢的响声。在这里你可以看一下克一河小镇的全貌,在吊桥东面500米的地方还有一个纯木结构的木桥,横跨过山脚下的河水,在这里也可以登上山顶的高山了望区。就是林子比较密,不好走。相对吊桥处上山,坡比较缓一些。 从加格达奇到阿里河是很好的路面,这里是林区,路的两面是密密麻麻的树林,到处都是满眼的绿色。虽然是在山里面行进,还是不到一个小时就进了阿里河镇,阿里河是鄂伦春自治旗的所在地。也是内蒙古最东部的一个自治旗。在市中心有一座历史博物馆,里面有鄂伦春旗的发展历史,民俗。值得一看。阿里河有嘎仙洞森林公园,嘎仙洞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5819公顷,距阿里河镇6公里。公园内栖息多种珍贵的野生动物及生长着多种食用菌和中草药材,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 > 从阿里河的北面出发,然后向西走8KM的沙石路后,就能看到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嘎仙洞,座落在公园内嫩江支流甘河的北 岸,一道高达百米的花岗岩峭壁上。嘎仙洞为一天然山洞,洞口在高出平地约25米的峭 壁上。方向南偏西30°。主洞长92米,宽27~28米,面 积约2000平方米,最高处达20多米。西北有一向上的斜 洞,坡度约20°,斜洞长22米,宽 9米,高6~7米。主 洞中部放置一块约 3米见方的天然石板,下用大石块支 撑。洞壁平整,青苔滋生,地下堆积较厚。 是我国古代北魏拓拔鲜卑祖先居住的石室。在洞内左侧的石壁上,有公元443年拓拔焘派大臣李敞来此祭祖所留下的石刻祝文,共19行201字,汉字隶书,距今已有1551多年的历史。 > 主洞西侧距洞口约 15米处的石壁上刊刻 “祝文”, 共 19行,201字,字体大小不一,书体介于楷隶之间,书 法古拙,笔势苍劲。内容为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于太 平真君四年 (443)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此发祥之地致祭 时所刻祝辞,与《魏书》记载基本相符(见图嘎仙洞主洞 侧壁“祝文”)。石室的刻辞是有确切纪年并见于文献 记载的重要古代少数民族遗迹。在距地表0.8米深的黑色 粘沙土层中,出土很多手制夹砂灰褐陶片,还有石镞、骨 镞等,与完工、扎赉诺尔等地鲜卑遗存中出土物特征相似。 在地表以下 1.3米的黄色粘沙土层中,出土有打制的石 器,表明这里可能存在着更早的文化遗存 图片发到:摄影论坛下的我行我摄:计划外的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之行 165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