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满洲里行(五):国门 |
[游记]满洲里行(五):国门 |
2008-05-22 sina.com.cn |
到国门去。 这是我去的第五个国门了。前面曾经两去霍尔果斯口岸(新疆1997年和2000年)、阿拉山口口岸(新疆1997年)、二连浩特口岸(内蒙古2001年)、聂拉木口岸(西藏2002年)。霍尔果斯口岸有一位陆姓的海门老乡在那里做口岸书记,两次去都得到了他热情的款待,只是不知他现在在哪里了。阿拉山口是 这里的国门在城市的西部。我们到达的夜里,在机场往城里走的一个十字路口,主人告诉我们,这个十字路口连接着公路、铁路、航空三个出入境关口,当然还有一个方向就是通向城里了。 刚把车停好,我在准备摄像器材,走在前面的夏老师竟然碰到了老乡,当然也是我的老乡,南通供电局小路一行,他们是自己开车从南通而来呢,也就是现在很时髦的自驾游了。如此遥远的地方见到几年不见的熟人,呵呵,分外亲切!只能用大家经常感叹的这世界很小来感叹一番了。 夏老师已经来过一次了,我就把摄像机交给他,自己拉着儿子登上了国门。 图一:国门内,儿子与执勤的边防战士合影 国门就是一个“门”形状的建筑,是一个让铁路通行的门,与它相隔不远还有一个门,俄罗斯的国门。铁路从他们之间穿过,瞬间就是两个国度,两个别样的世界。 图二:威严的国门,一列火车正驶往俄罗斯 图三:不远处俄罗斯的国门 两个门竖立着,旁边是一片旷野,耀眼的阳光,忽然使我想起戏剧舞台,想象着那些虚拟性的概念、程式化的设计。现在我的面前就好似一个大大的舞台,两个象形的国门,也是两个写意的国门,最为简单的舞美设计却演绎着最精彩的不同的两个故事,而且他们之间又是那样的千丝万缕。 图四:呵呵,我本来以为画面中铁丝网旁的车轱辘印痕是边防战士巡逻时留下的,可错了,这是一个防火带。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1942201000c4j.html22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