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东行日记(六) 内蒙古大学校报电子版内蒙古大学(蒙古文版、汉文版)

[游记]东行日记(六) 内蒙古大学校报电子版内蒙古大学(蒙古文版、汉文版)

2008-06-10    cuepa.cn

三座店遗址来到三座店遗址,内蒙古考古研究所郭志忠研究员在百忙中亲自接待了我们。三座店遗址位于赤峰市西北40公里松山区初头朗镇三座店村西北。中心地理坐标为E:118°35.183,N:42°22.183′,海拔730m。遗址地处阴河左岸的三座店村后梁洞子山南缘。山体西、南、东三面为阴河及其季节性冲沟大莫胡沟所环绕,北面与阴河左岸主体山脉相连,山顶相当平缓,该遗址由大小两座并列的石城组成,大城在西,小城在东。大城西面是陡崖,东、北两面有石砌的城墙。从山顶高处直达南侧坡底约140米,东西从断崖到石墙最宽处可达90米,城址面积约14000多平方米,截止2006年7月,发掘面积近7000平方米。小城紧傍大城东侧,略呈长方形,南北长50、东西宽40米,面积2000平方米。四面都有石砌的城墙,北城墙、东城墙、均筑有马面。南城墙外未筑马面,但在城墙外侧发现两处墓葬。
大城分布于遗址西侧,是2005年~2006年的主要发掘区。从目前已清理出来的遗迹现象看,城址规模已颇为壮观。石砌建筑,特别是石砌圆形建筑是发掘出的主要遗迹,规模壮观的城墙是城址发掘中的亮点,发掘清理出的遗迹现象有押城墙、圆形建筑基址、半圆形建筑基址、甬道、石台等。
1.城墙 城墙建筑雄伟壮观,北面和东面城墙连为一体,城墙拐角处呈弧线形,北城墙已全部清理出来,北城墙顶宽平均约2.5米,墙外贴筑“马面”,整体看起来高峻威严。城墙为双层,内侧采用石块包砌成护坡式,外侧在砌筑马面后用石块在两马面之间加护一层外墙,宽0.8米,两墙之间填以黄土,填土上部宽0.6米;马面与城墙间隔砌筑,马面与马面间隔距离不等,在2.5~6米之间;马面宽4~5米,长6米左右,存高3米左右;砌筑方法,先用石块垒砌成半椭圆形,中间填土,再在外围包砌一层石墙起到加固作用,两墙总厚1.3米。东城墙情况与北城墙大体一致,目前正在清理中。
2.圆形建筑基址(房址或石圆圈、窖坑、半圆形建筑基址) 圆形建筑基址是石城内部主要的建筑遗存,已清理出78座,成排布列。墙体采用石块砌筑,地面建筑直接从地面起建,不设基槽。窖坑则先挖坑再由下向上贴土坑穴壁筑石墙。由于遗址所在的山头本身就是一座玄武岩出露的石山,砌墙的石块皆就地取材。砌石之间有的用草拌泥粘合,有的则似乎是直接垒砌,也有的墙体为土石混筑,并发现少许壁面上抹泥的现象。这类遗存有双圈石墙和单圈石墙两种建造形式。双圈者的外圈直径8~10米,内圈为室,室内都有使用面,面上有用火的痕迹,并遗有陶鬲、陶罐等器物,这样的面一般不止一层,多者有三、四层,其中2例为白灰面。外圈与内圈之间形成一周“ 廊”,中间多有隔墙;致使回廊不能畅通,回廊内也发现局部经加工的硬面和烧烤用火痕迹。也有个别基址的内圈石墙与外圈石墙相切于一点,同样造成“ 廊”的阻隔不通。虽然建筑的整体随坡面倾斜,但室内的使用面则基本保持水平。与此相反,在回廊内却不存在这样的水平面。值得注意的是,该类建筑的石墙有的用直径不足10厘米碎石块垒砌,在室内墙脚处的使用面上也堆放着同样的小石块。此外,在建筑基址的南侧或东南侧,往往发现台阶状砌石,上面有明显的踩踏痕迹,是为进入建筑内部的通道。单圈建筑的面积略小,直径3~5米。一般是作为双圈建筑的附属而出现,分地面建筑和窖坑两种。窖坑多为挖地的竖穴,圆形直壁,坑壁用石块砌筑,也有的一侧依托自然山石的陡壁,其余部分再用石块补砌围封,有效地利用了人力和资源。
半圆形建筑基址这类遗迹皆附着在石墙的外侧,或见于双圈建筑的外墙,或见于某些院落的围墙,形式上类似城墙上的半圆形“马面”。一般面积较小,没有明显的使用面,筑造比较简单。
以上三类遗迹往往是一个固定的组合,共同组成更高一级的建筑单元 (院落),有石墙把它们围套在一起。
3、甬道 院落与院落之间,就是纵横曲折的甬道,两旁有院墙相隔,甬道上裸露的基岩,顶面经长期踩踏,有明显的磨损痕迹。
4、石台 石台遗迹晚于其他遗迹,为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存,采用石块平砌成1~2层的长方形,一般为东-西向,东部正前方立一窄长的柱状石,东侧石台下往往发现一件破碎的陶器。可能与夏家店上层文化人类祭祀活动有关。
遗址地层堆积大部分地段可分3层,第一层为表土层,土色发黄,厚度不足10厘米。该层由风沙沉积等自然力形成,包含少许晚近弃物。第二层灰褐色,厚度5~30厘米不等,该层内包含夏家店上层文化积石台遗迹,以及铁铤铜镞等战国-汉代遗物,而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石砌建筑遗迹都被压在该层之下。因此可以判断第二层应为夏家店下层遗址废弃之后的堆积,它是在长期的自然营力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第三层灰白色或浅褐色,个别地段可区别为若干亚层。普遍堆积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建筑石墙的周围,个别被石墙叠压。此为遗址使用时期的文化层堆积,包含的陶片等遗物也比较多。绝大部分遗迹都建筑在基岩或生土之上。局部地段有第四层甚至更多层次的堆积。从平面布局看,建筑遗迹基本上只有一层,叠压和打破现象比较少见。某些建筑内部的使用面还可以区别出2~3个层次。
小城分布于大城东侧,地势低于大城,从大城可以俯瞰小城,于2006年6月开始正式发掘,目前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从清理情况看,小城北、东、南均筑城墙,北、东面城墙外侧贴筑马面,但南城墙未筑马面。马面宽5.6米、3米不等,长2.6米,存高2米,间距6米,南城墙已清理出来,为单层墙体。墙宽1米,高1.9米。城内圆形石砌建筑分布稀疏,目前仅发现4处。在城墙脚下发现2处墓葬。因尚在发掘之中,发掘情况有待最后确定。
截止目前,已经出土了大量遗物,包括日用陶器、骨器、石器以及石器的半成品。其中重要的发现有:刻有符号文字的陶片,磨制精良的石罄,存储在陶器中的炭化谷物等。此外,在遗址中还发掘出一处凿刻在基岩上的人面形岩画。
总之,三座店遗址发掘工作无论是在文化遗址保护还是在考古发掘研究方面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这乱石成堆、杂草遍地的地方,发掘清理出完整壮观的中国北方青铜时代早期聚落城址,首开全面揭露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发掘的先例,对于研究探索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具有指导全局的作用。1960年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对阴河、英金河沿岸石城遗址调查中共发现43处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三座店石城遗址就是其中的一处,此后,历经多次考古调查工作,在阴河沿岸夏家店下层石城中居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对于探讨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文明起源至关重要。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年代约为距今4000年至3400年左右,与中原夏王朝的年代大体相当。三座店石城遗址的发掘,对深入探讨夏家店下层文化所处社会发展阶段及辽西地区早期国家的出现以及中国文明起源等研究提供了考古实证资料。中国文明起源是个重要学术课题,它可以昂扬中华民族的意气,对於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近年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大国之一,因此她的文明起源的形式和特征,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但到底什么是文明起源,中国文明起源的标准(或标志)是什么,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因此,广泛分布于辽西地区长城地带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已经成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次发掘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耗资巨大,遗迹保存完整而明晰。因此科学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此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其历史人文价值,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中午,郭治忠老师和工地的弟兄姐妹们为我们一行接风,由于风吹日晒几个月,工地上的考古同仁们的肤色已成了古铜色,正是由于第一线兄弟们的辛苦劳动人们才能看到许多珍贵的出土文物,从而了解过去的历史。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作为经常野外作业的考古工作人员,在辛苦的劳动中品味到的快乐也是别人无法体会得到的,在快乐中体会到的快乐,无法与在辛苦中体会的快乐的境界相比,埋藏于地下的遗存就好像一本厚厚的书,一层一层的向下发掘,就像把书籍一页一页地翻开,每一地层中的包含物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把各种信息汇集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剥开层层迷雾,了解真实的历史,你永远不知道下面一层将出现的遗迹现象,所以就总能带着好奇心理去揭示它。这就给考古工作带来无穷的乐趣,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儿童的好奇心理最强,好奇心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而考古发掘工作最能满足人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所以说,考古工作是辛苦的,也是快乐幸福的。由于工地工作繁忙,我们不便长时间打扰,观看了考古发掘现场和文物标本以后,我们离开了三座店。

转自:http://ndxk.cuepa.cn/show_more.php?tkey=&bkey=&doc_id=6536037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