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壁古堡 |
[游记]张壁古堡 |
2008-05-22 sina.com.cn |
我相信提及山西,大家能想到的不外是五台山、平遥古城、晋商大院、云岗石窟和壶口瀑布,爱徒步的还会加上太行山王莽岭……当然这其中的大部分也都列在我此次山西行的旅程计划里。只是,如若没有山西驴友的推荐,我压根不会知道、或者注意还有什么张壁古堡…… 当我从平遥离开,在短信里咨询驴友的意见:如果回太原之前只能再去一个地方,我应该选张壁,还是大院?驴友肯定地回答:张壁。 我没有耐心、也没有文采来组织文字介绍张壁留转千年的历史,就转一段别人的文章,给有兴趣以及有耐心的朋友作参考: 在最美的时光里往返--------山西介休,张壁古堡 李剑啸 绵山脚下,龙环凤绕,张壁古堡象一颗散落在凡间的明珠,静静地闪烁着灿亮的光芒。 实在是不忍心打破她的祥和与宁静,出介休城往东南驱车十几分钟,然后脚步轻移,慢慢踏入这美的桃源。历史在这里几乎是尘封着的,伸手轻轻一触,心跳仿若隔世。真不知要怎样屏神宁息,才能真正领悟到那份氤氲古意。 张壁,一个精致而神奇的袖珍城堡,一个融多民族文化、汇百家姓氏的千年古村。堡名即是村名,一个堡就是一个村,一个村就是一个世界。隔着短短的来时路,却象是隔着整整的一个凡世,寂寞在红尘滚滚的焦炭之都,她内敛着自己的精神之光,听任岁月的风在额头流淌。 北门,曲尺翁城,从她幽深的门洞进入,一条红石铺筑的S形街道迎面而来,它叫龙街,将古堡不经意地分成大小不等的两半。走在这条街上,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临街的墙壁修造的远比其它的几面高大,街边除了更窑、厕窑和新近才开的小店外,竟然没有一座建筑把门设在大街上,临街巷口的巷门一关,各个巷子既能各自为战,又能遥相呼应,加上刚刚走过的高高的堡门、厚实的堡墙,真不知道这村在宁静中竟然暗藏着这么多的隐隐杀机。 依然宁静的是她的院落,星罗棋布地散在深巷中,古旧却整齐中隐约透着的,是她昔年的繁华。宅子多是明清时的建筑,炊烟袅袅处,却已是千年后的天空。 堡墙、街巷、院落、民居,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而古堡的五大神庙建筑群和分散在各个角落的祠堂、影壁、古桥、戏台则在包容了多种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外,又使人平添了多少沉思与遐想。 庙宇建筑大都集中在古堡的南北两边,或立于堡城的顶端,或建于地面的高台,依堡而筑,随势构形,为堡城高层空间再添一道建筑屏障,也构筑着高高在上、君临凡尘的心灵堡垒,其实用功效得以充分彰显。真难想象,在张壁这样一个小小的村落两边,竟容纳了22座功效各异的神庙,佛儒道共存,人神兽互佑,这恐怕在全国的古村落中也是不多见的吧。除了世间常祀的关帝庙、吕祖阁、三大士殿、龙王庙外,这里还供奉着当地的佛祖——空王佛。空王佛成佛的历史是民间神灵典型的得道成佛史,据《创建空王佛行祠碑记》说“古佛系陕西风翔府人,俗姓田氏,从小茹素,聪明过人。唐贞观八年,天旱不雨,空王命弟子摩斯施雨三天,解救了长安的旱情。唐太宗大悦,亲自来访,空王避不肯见,隐入绵山抱腹岩”,从此佛道圣地绵山就成为空王佛的道场,而张壁人感念空王佛的恩泽,在这去往绵山的必经之地,特意为他修建了歇脚的行宫。 空王殿并不大,只有三开间,通面阔十米,进深六点六米,但空王殿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却极高。它的屋顶是山西琉璃艺术的代表作。正脊两端的龙形氏鸟吻,高将近两米,曲身蓄势,似乎准备腾空而起。脊筒上有蓝、绿、黄、白彩色琉璃做的游龙翔凤、雷公电母,均生动栩栩,色彩明艳。正中的“三山聚顶”造型精致保存完整,经专家鉴定属明代文物。千百年来,张壁古堡究竟经过怎样的荣耀与沧桑,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了,只有这立在庙檐一角怒目圆睁的绿琉璃武士在北方高原周而复始的风霜雪雨中默默见证着一切。 建筑群中,神秘的泥包铁佛、怪异的双眼二郎神、国内唯一的孔雀蓝釉琉璃碑、精美的龙鹤福影壁;传奇的故事,精湛的工艺,无不展示着张壁古堡的古老神奇、源远流长。古代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互碰撞,不同时代气息的融会贯通,使我们在许多世纪之后,仍有可能感觉得到那隐藏在时光背后的、难以捕捉的空灵与真实。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张壁这样一个小村落需要请来诸多神仙菩萨庇佑呢,是当年这里财力富庶,抑或这里战祸连绵? 可罕庙是张壁村最古老的庙宇,它位于古堡南门的一个黄土高台之上。《重修可罕庙碑记》说“创立何代殊不可考,而中梁书‘延祐元年重建’云”。公元1314年已是重建,可见该庙之古老。庙顶的“宋唇瓦”及“宋辽花边瓦”亦佐证着这一点。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b5621d01000acp.html27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