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巴东之行 |
[游记]巴东之行 |
2007-07-16 |
八月八日,爸爸带我和杨紫微、杨阳、杨莉几个小伙伴到巴东去游玩。一路上,我们不仅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风景,还长了不少见识。 接着进入了第二个峡――鹦鹉峡。从远处看,山峦高耸入云,厅峰突兀,怪石嶙峋,像波浪滔滔,像野狼嚎叫,像骏马奔腾,像宝塔耸立... ...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山上的皆竹十分葱绿,再加上岩棺在历历在目, 景色美不胜收。船在继续行驶,游客们都 说那是燕子阡洞。洞口高八十余米,宽二十余米,如河马张开的大嘴,侧是刀削似的岩壁。燕子阡洞景奇绝,洞顶有数不胜数、失去侯鸟特性的短嘴金丝燕。爸爸又向我们做了介绍:“金丝燕体形较小,身上有金属光泽,所以称短嘴金丝燕;人傍视金丝燕为吉祥鸟,如果它在哪 一家屋里做窝,就预示着将要五谷丰收,六畜兴旺。” 第三个峡是龙昌峡。龙昌峡非常险峻,两岸绝壁高过二三百米,如斧劈刀削,对峙均宽不足20米,迂回曲折,深若幽巷。我丫在船上,望着摇摇欲坠的山峰,不禁打了一个寒颤:“真险啊!还真有点怕呢!” 神农溪,迷人的溪;神农溪,神奇的溪。 巴东长江大桥 当神农溪注入长江时,我们就远远地看到了巴东长江大桥,我心想:“难怪人们都说大桥设计新颖、雄伟、壮观,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大桥呈银白色,像一条白色的钢铁巨龙横跨长江南北两岸。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主桥墩,呈“A”字形,每个主桥墩顶上都 有一个银灰色的大金属球,主桥墩的横梁上有六个鲜红的草体字“巴东长江大桥”。 大桥位于三峡大坝72公里处,它的北面是神农溪口太矶头,南面是新县城西壤坡小区。下了船,我们径直走上大桥,桥中间是车行道,两侧是人行道,人行道两旁有不锈钢的护栏。桥面完全由几百根碗口粗的铁索拉着,我们数了数,一个桥墩的一侧就有48根铁索。走到桥中间往下看,只见江水浑浊,好像静止不动似的,缓缓地向东流;几艘轮船在江中行驶,激起层层波浪。阳光照在水面上,浑黄的江水闪烁着金子般的点点光亮。 我们从简介得知:“巴东长江大桥,桥型是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大桥全长2100米,主桥长900.5米,主跨388米,桥宽19米,双向四车道,两侧1.5米人行道,6#主榙高212米,属同类型桥梁亚洲第一。大桥于2001年4月开工修建,历时3年,共投资2.97亿元人民币。”全体建设者经过3年的浴血战斗,披风沐雨,才将巴东长江大桥建起。大桥的胜利完工,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它将为改善209国道行车条件,优化鄂西交通运输网络,支持三峡工程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下午,爸爸又带我们向巴山公园出发了。 到了目的地,下石阶,过镜月桥,进悟源洞门,只见右边是无源洞水渠,左边是三米宽的石板路。水渠边还有许多珍贵的树木,如刺柏、女贞、乌柏、垂柳、樟树……大约又走了50米左右,就有一个大铁笼,里面有三只珍稀动物――红腹锦鸡,它的腹部是鲜红色的,身上的羽毛五颜六色,好象一只美丽的小孔雀。 再往前走几十米,可看见一个亭子,叫望江亭,亭子的门两边,有一副对联“山色千岩合,江海万里来”。我们登上望江亭,向北放眼望去,浑黄的江水缓缓东去,阳光洒满江面,波光粼粼,凉爽的江风徐徐吹来,令人心旷神怡;远处的山脉连绵不断,山上树木繁茂,郁郁葱葱,就像是一块用墨绿翡翠雕刻成的屏风。向南望,有一座石拱桥,叫做无源洞大桥,桥高大雄伟,犹如一张大弓。 继续朝前走,水渠的右边立着三十七块石碑,上面刻着古代的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以及对他们的简要介绍。 接着,我们看见了一个弧形匠门,门的上方有三个草体字“无源洞”,门上有副对联,横批“灵山圣境”,左联是“旭日照巴山善见林苑舒画卷”,右联是:“洞泉藏圣境何须世外访桃源”。没多远处,有一个白鹿洞,洞不深,里面有两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白鹿石,一只站着,一只卧着,白鹿前面是一泓清泉。这时,爸爸告诉我说:“无源洞水渠全长2700米,一九五八年动工,于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四日通水,水渠建好以后结束了巴东人民在长江挑水吃的历史。”又朝前走了一段,我们看到很多的令人叹为观止的人造瀑布,就像是一条从天而降的白色绸带一样。 穿过风雨走廊,大约走了一百多米,我们就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心情非常高兴,并加快了脚步,想快点看到无源洞。近了,只见无源洞边的岩壁上刻着两个大字“奇清”。走进了无源洞,洞中很清爽,有很多雾气,洞顶还不时有水滴下来。洞中的水清凉无比,如果在水里多呆几分钟,就会冻得麻木。洞里有块石碑记载:“无源洞古称无渊洞,在县城东侧,洞中有峡,峡中有隧,隧中又有洞,参差错落,宛如迷宫,洞深难穷其源,终日涌出泉水,清澈甘醇,飞泻深渊,甚为壮观。据2000年5月三峡林厂探险得知:无源洞全长2100米,均高20米,均宽25米,恒温18℃,洞内溪泉潺潺,钟乳奇绝,蝙蝠成群,水分早、中、晚变化成清、浑、黄三种颜色,缓、急、慢三种流速,泉幽源远,神秘莫测,堪称三峡南岸第一洞泉。” 我们从石梯攀登来到楚天台大溶洞,观看瀑布,那飞泻的瀑布,似一条银白色的带子从巍巍山峰上倾泻下来,它轰鸣着,喧嚷着,响声震耳欲聋,千丝万缕的水丝汇成澎湃的瀑布,激流溅起千滴万粒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银色,真像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们从石梯攀登到上面的洞口,看见一只千年龟和一尊弥勒佛像,那弥勒佛形态很逼真,他两耳垂肩,袒胸露腹,笑口常开,端坐在石壁上采,左手放在膝盖上,右手托着佛印,佛像前有个大香炉,有句诗是这样形容弥勒佛的“肚大能容,容世界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我坐在石凳上,心想:“没有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无源洞神秘、美丽的自然风光就不会呈现在人们面前;我们在欣赏这些景观时,绝对不能忘记那些建筑工人的功劳啊!” 巫峡广场 八月八日晚上,我们去参观了巫峡广场。 我们来到县政府的门前,远远望去,广场灯火辉煌,五颜六色的霓虹历历在目,就象一颗颗夜明珠把广场点缀得更加美丽。广场音响放出来的乐曲悠扬悦耳,给单调的广场增添了不少欢乐。 走到近处,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音乐喷泉,只见水随着音乐的快慢,强弱,跳跃着,有时高,有时低,有时细,有时粗,让人总捉摸不透。广场里还种有许多花草树木,百花争妍,树木葱绿,一草一木绿得那么可爱,再加上专门设计的石子路,更是令人流连忘返。广场里人山人海,人人满面笑容,别提有多热闹!有的人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有的人抱着、牵着孩子在广场里散步,还有的人坐在草坪上谈天、赏花… … 巫峡广场真是音乐的世界,人的世界,灯的世界啊!我爱巫峡广场! (指导教师:王奇珍) |
原始链接:http://www.badong.net/news/news_view.asp?newsid=726 |
转自:38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